税法有温度,爱心满人间
·
京津冀洪灾严重,房屋倒塌、桥梁塌陷、火车停运、农作物被淹,救援队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赠物资源源不断,那么公益性捐赠都包括哪些呢?关于公益性捐赠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呢?公司捐赠和个人捐赠有哪些税收政策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规定吧!
通常公益性捐赠包括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公益捐赠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依法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第二种是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不需要取得税前扣除资格。
企业和个人的公益性捐赠都可以按照规定,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具体如何扣除,就让我们从企业捐赠和个人捐赠两个维度具体看看吧。
企业捐赠
·
企业关于各种公益救济和公共福利的捐赠是税收政策所鼓励的,在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根据综合企业所得税法及财税〔2018〕15号文等规定,企业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结转以后三年内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同时,在扣除次序中按照先发生先扣除的办法执行,最大限度地保障捐赠者的利益。
·
那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可税前扣除的捐赠额如何确认呢?现金捐赠按照实际打款额确认捐赠额,物资捐赠属于视同销售范畴,而且物资捐赠如果没有取得有关捐赠凭据的,需要以公允价值入账。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应当按照以下方法确定其入账价值:
1、如果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如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等)的,应当按照凭据上标明的金额作为入账价值。如果凭据上标明的金额与受赠资产公允价值相差较大,受赠资产应当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2、如果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受赠资产应当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企业在进行捐赠时需要注意:
第一,捐赠应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有关的政府部门。因为按税法规定只有通过指定的部门进行的公益性捐赠才允许税前扣除,对于企业直接向受赠人进行的捐赠,是不允许税前扣除的。
第二,注意捐赠的数额。企业在进行捐赠时,应根据预计的年度会计利润情况,并考虑企业各年度之间的平衡,尽量做到既支持了社会公益事业,又不增加自己的税收负担。
第三,合理选择捐赠的方式。按税法规定,企业捐赠现金和捐赠实物的税收待遇是不一样的。因为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而捐赠现金则不视同销售,不缴纳增值税。
个人捐赠
·
个人对各种公益救济和公共福利的捐赠也是税收政策所鼓励的。根据规定,个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扣除限额分别为当年综合所得、当年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30%。在当期一个所得项目扣除不完的公益捐赠支出,还可按规定在其他所得项目中继续扣除。
·
对于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金额,捐赠货币性资产的,按照实际捐赠金额确定;捐赠股权、房产的,按照个人持有股权、房产的财产原值确定;捐赠除股权、房产以外的其他非货币性资产的,按照非货币性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在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分别为当年综合所得、当年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30%;在分类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为当月分类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30%。
·
当然了,个人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在综合所得、分类所得、经营所得中扣除公益捐赠支出的顺序。
·END·
综上所述,大家在进行公益捐赠时,也需要时刻关注财税问题。
税收,伴随大家的生活,伴随企业的发展。
政策依据
◐ 《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0号)
◐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9号)
关于我们
我们的核心价值是以客户为中心,建立长期客户服务关系,正直、卓越、富有丰富的创造力,帮助客户更好地把握成长机会。我们的服务有合规预审、战略规划、财务梳理、财务重构、财税筹划、财务模型、上市辅导、股权激励、并构重组、财务风控、财务系统建设等。关注我们,让我们做企业持续经营保驾护航的践行者,专业价值成就一切美好。
服务热线:010-53659191
公司邮箱:finance@huaydr.com
公司网址:https://www.huaydr.com
识别/扫码关注
服务号|华耀德睿咨询
识别/扫码关注
订阅号|华耀德睿